品牌:STAR | 型号:沧灿张CC10BLF东方马达 | 种类:滚动导轨 |
滑行轨迹:曲线导轨 |
沧灿萧CC10SDFM东方马达
单作用叶片泵 一、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-7所示,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1、定子2、叶片3和端盖等组成。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,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。叶片装在转子槽中,并可在槽内滑动,当转子回转时,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,这样在钉子、转子、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,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,在图的右部,叶片逐渐伸出,叶片间的工作 空间逐渐增大,从吸油口吸油,这是吸油腔。在图的左部,叶片 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,工作空间逐渐缩小,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,这是压油腔,在吸油腔和压油腔之间,有一段封油区,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,这种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,
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 油和压油,因此称为单作用叶片泵。转子不停地旋转,泵就不断地吸油和排油。 二、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计算 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也是有脉动的,理论分析表明,泵内叶片数越多,流量脉动率越小,此外,奇数叶片的泵的 脉动率比偶数叶片的泵的脉动率小,所以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均为奇数,一般为13或15片。 三、特点 (1)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便可改变流量。偏心反向时,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; (2)处在压油腔的叶片顶部受到压力油的作用,该作用要把叶片推入转子槽内。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和定子内表面相接触,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通过特殊的沟槽和压油腔相通。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和 吸油腔相通,这里的叶片仅靠离心力的作用顶在定子内表面上; (3)由于转子受到不平衡的径向液压作用力,所以这种泵一般不宜用于高压。 (4)为了更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外伸出,而使叶片有一个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倾斜角,称后倾角, 一般为24°。 四、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1.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叶片泵,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,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e,就能改变泵的输出流量,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 出流量。当压力低于某一可调节的限定压力时,泵的输出流量; 压力高于限定压力时,随着压力增加,泵 的输出流量线性地减少,其工作原理如图2-8所示。 泵的工作压力愈高,偏心量就愈小,泵的输出流量也就愈小,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 力油引到柱塞上,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,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外反馈式。 2.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工作过程中,当工作压力p小于预先调定的限定压力pc时,液压作用力不能克服弹簧 的预紧力,这时定子的偏心距保持不变,因此泵的输出流量qA不变,但由于供油压力增大时,泵的泄漏流 量pl也增加,所以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也略有减少,如图2-9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中的AB段所示。调 节流量调节螺钉5(见图3-8)可调节偏心量(初始偏心量)的大小。从而改变泵的输出流量qA,特性曲 线AB段上下平移,当泵的供油压力p超过预先调整的压力pB时,液压作用力大于弹簧的预紧力,此时弹簧受压 缩定子向偏心量减小的方向移动,使泵的输出流量减小,压力愈高,弹簧压缩量愈大,偏心量愈小,输出流量愈小,其变化规律如特性曲线BC段所示。调节调压弹簧10可改变限定压力pc的大小,这时特性曲线BC段左右平移,而改变调压弹簧的刚度时,可以改变BC段的斜率,弹簧越“软”(ks值越小),BC段越陡,pmax值越小;反之, 弹簧越“硬”(ks值越大),BC段越平坦,pmax值亦越大。当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量为零时,系统压力达到 值,该压力称为截止压力,实际上由于泵的泄漏存在,当偏心量尚未达到零时,泵向系统的输出流量实际已为零。 2.3.2 双作用叶片泵 1.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-10所示,泵也是由定子1、转子2、叶片3和配油盘(图中未画出)等组成。